人物简介
陈卢佳,女,科教201班,物理学院团委副书记,曾获2022年11月第十三届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实验与科技创新竞赛二等奖(位次第一),2022年11月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二等奖(位次第一)。
随风而腾,随浪而舞
余光中曾落墨:“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 陈卢佳先后参加了全国物理创新竞赛、浙江省挑战杯,申报了校星光、校本创、省新苗等科研项目,她将自己参加竞赛的历程概括为“曲折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从初期的文献调研到后期的创新点提炼,从理论推演到实践操作……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注重按部就班,收获了很多。”忆起竞赛,陈卢佳表示忘不了那段璀璨的时光。“在仪器制作的过程中,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地改进是一个非常艰难且反复的过程,从最初队员提出的想法让我们喜出望外,而后被实际情况否定,再打回重新磨设计,直到一个个配件完整组合,仪器初具雏形。” 文稿的撰写也贯穿竞赛的始终,逻辑清晰而又通俗易懂是对一篇研究报告最基本的要求,但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写完初稿之后再一字一句地打磨,理不顺的时候她们常大量翻找文献,学习他人的表达方法。陈卢佳说,在大学里,论文、教案、科研项目等等都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唯有博观约取方能厚积薄发。
物创竞赛是一个团队战,好的队友就是成功的一半。她笑着说:“团队四人在暑期留校做实验,我只记得天气燥热,而我们并肩前行。”
陈卢佳认为,参加竞赛是一种投资收益比很高的提升个人能力的方式。我们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化为现实,当思路不再停留空想并得以验证后,很容易发现思路进一步开阔了。“我想再谈谈本创科研项目,我们以参与的科普课程教学为契机,将成果转化为应用。我们在推敲打磨的过程中理顺逻辑,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通过集体磨课的形式展现出了精彩的科普课程,也落实到了一线课堂之中,学生的乐趣与不舍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她也对新生作出了一些竞赛建议:“初入大学,我和很多同学一样,都觉得能够参加物理创新竞赛,组队做科研项目的学长学姐很厉害,但当我真正入手,发现能否做好这个事情其实是与投入的精力成正比的。唯有努力,没有捷径。”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提及如何提升创新能力,她说:“对于创新能力,其实我也不敢说自己有多么的原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中规中矩是常态,真正震撼的原创也一定不是凭空产生。这就需要我们多在同一个领域里观摩学习,模仿之后是经验,经验之后是灵感。”于是,她在生活中多加观察,勤于思索,在日常小事中窥见创新之光,在创新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最终,她得出经验之谈:“具体而言就是:第一,理论层面多看多观察,增加知识储备;第二,从实践中提升自身水平,丰富经验。”
在学习上,她也绝不松懈。不同于以往的学习,大学需要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一周一次的课程中所学的不仅多而且浅,于是她便在课后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尽可能地多和专业老师交流,以期望看到更深的观点。不仅如此,她还深谙作为师范生,师范技能非常重要,并殷切地建议大家:“可以参加其他专业相关的课外活动,比如我院科普课程的设计与讲演、进班上课的志愿活动、找相关兼职,适当锻炼我们的表达能力、控场能力等。”
抬头观星,低头观心
“大学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机会和志愿服务活动,如果你不想荒废时间,又不知道该把精力花在何处,我的建议是停止想,主动做。”学院老师与各学生组织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比如博物摘星阁、科普讲师团等,都是很好的实践平台,不仅可以提升教学技能,也可以拓宽社交范围。
“在三年团委工作中,我非常感谢我的部长们和我的委员。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们所给予的真诚就是破冰的必杀技。在我前行的道路上,他们始终扮演着引领与陪伴的角色,这是我的后盾。新故相推,我也非常感谢干事们,优秀的他们认真负责,我也与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一起参加竞赛、一起吃喝玩乐,”回忆起在学院团委工作的那段时光,她不禁嘴角上扬,“再往前走,压力会更大,但我始终希望成为点亮蜡烛的人,直到我看到了更多点蜡烛的人,他们的光也照亮了我,也许三年的意义莫过于此。”
学姐寄语
“大学的时间溜得很快,务必忙碌,务必疯狂。停止空做梦,掀开被子去完成一个个梦。”这是陈卢佳送给学弟学妹们的话。她始终相信,举起的梦想蜡烛终将汇聚,秉烛人互相点亮,亦可照明前路。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勤园19号楼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5286
Copyright © 2020 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