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心,创业者梦:站在服务与创新的交汇处
——访2013届校友杨守闯
2024年7月16日下午,我院“寻访校友足迹”实践小分队采访了腾讯众创空间(杭州、乌镇)运营总经理杨守闯校友。杨守闯毕业于2013届物理学(师范)专业,毕业后从事过专职志愿者、物理教师等职业,最后来到长江创服平台,从事创业服务工作。
大学记忆:志愿服务塑造未来
回忆起大学生活,杨守闯表示,最难忘的是他在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度过的时光。在大学期间,凭借着日常青协工作的经验积累,他获得了前往新疆阿克苏支教、参与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等宝贵的学习、实践的经验。他认为这些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之后的从业选择。谈及如何获得这些锻炼的机会,杨守闯认为运气是部分因素,主要因素是付出。他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周末几乎没有玩乐过,都投身于各类志愿服务之中。在这些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再辅之一些运气,他最终得到了更好的机会、平台来锻炼自己,“虽然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我相信一定没有回报。”
奋斗历程:从志愿者到职场人
杨守闯说,因为“年轻气盛”,毕业时没有按照计划留杭成为物理教师,而是选择进入杭州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成为一名专职工作人员,从事自己热爱的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当在公益事业中的角色从服务者转变为组织者时,杨守闯坦言自己花了一段时间进行适应和深思。经过一年的专职工作后,他发现相较于组织志愿活动、公益活动,他更享受自己志愿者的身份,切身参与服务、实践之中。他说“当爱好变成工作后,工作人员很多时候会成为‘被志愿者’,我想有更主动的选择”,这也成为他选择离开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离开了志愿服务工作者的岗位,但他认为志愿服务是一辈子的事情,他也鼓励大学生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且要把回报广义化,去体会自己在服务过程中的收获。
在离开杭州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后,杨守闯回到家乡一所高中成为了一名物理老师,他用“美好”来概括这段教师生涯。“当时和学生年龄相差不大,算得上半个同龄人,和学生有很多话题,在课余也会和学生一起打球。”杨守闯认为学校里跟社会上的竞争有所隔绝,给他这样的新教师有许多参加比赛获得成绩的机会,他感觉这样的生活也很丰富有趣。
但杨守闯想要接触更多创新事物、了解社会科技前沿走向,所以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他选择离开学校,来到腾讯众创空间这样的创业平台。对于从未接触过企业和商业模式的他来说,这是一次大胆的跨界。起初他的任务仅有参加各种活动,积累人脉资源,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看书、阅读文章、与同行交流,储备基础知识,了解众创空间的活动类型、运营模式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杨守闯开始适应众创空间的工作模式,也开始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带领初创团队前进。而成为运营总监则是“被动”的过程,杨守闯的身份更多地倾向于管理者,而不是亲身投入于项目的参与者,但他说自己更享受具体做实事的过程。杨守闯认为目前从事的创业服务行业既兼顾了活动策划,也有类似教育的职能,指导创业者如何更好地创业。在创业服务中,团队与创业者之间更像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平等地探讨问题。
经验分享:创新创业环境分析
对于当下的创业环境和创新氛围,杨守闯以台州的传统优势行业——眼镜制造业为例,提出现在的创业对创新要求更高,这也是他在众创空间中一直推行的理念:差异化、细分化。他认为只有细分、专注,才可以更有竞争力,就好像物理概念中的压强,同等大小的力,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
对于在校大学生,杨守闯鼓励大家尝试创业,去体验各种不确定性,“大学生有创造性,并且有国家、学校的政策支持,试错成本很低”。他说创业不一定成功,但尝试的经历本身就很有价值,能更好地认清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业,对未来的工作也会有长远的反馈。杨守闯说:“任何事情都会是围城。”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选择,面对选择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量化评价与优劣比较,而经历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真正体验过后,才能发现自己内心的真正追求。
情寄母校,美好祈愿
杨守闯感谢学校和学院的培养,他希望学院能够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外,看到物理在社会和市场上的应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所学专业的价值感。他建言可以通过校友资源或者其他途径,让同学们有机会去实地体验当下物理与科技结合的前沿,例如人型机器人等,从中感受物理的魅力。他也提到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一些大学生缺乏思考和想法,缺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缺乏对所学专业真正的热爱,他鼓励学弟学妹们勇于尝试探索人生的不同道路,寻找内心真正热爱的事业。
寻访小分队与杨守闯校友合影(右二为杨守闯)
校友简介:
杨守闯,毕业于2013届物理学(师范)专业。长江创服联合创始人,腾讯众创空间(杭州、乌镇)运营总经理。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勤园19号楼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5286
Copyright © 2020 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