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5月15日(周四)下午 14:00
地点:勤园20-518
报告简介:
磁学与量子信息技术作为各自独立的学科领域,近年来其交叉融合已成为物理学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2015年,日本东京大学中村泰信(Yasunobu Nakamura)教授团队首次实现了超导量子比特与钇铁石榴石(YIG)微腔中磁振子的相干耦合,这一里程碑式的工作开辟了利用超导量子比特对磁振子进行量子调控的新途径。在本报告中,我们将介绍我们在这一领域近期的工作进展。利用我们自主设计和制备的超导量子比特芯片,我们对YIG磁振子模式实现了高精度的量子态操控。实验首次确定性地制备并表征了磁振子的单激发态及其与真空态的相干叠加态。进一步,我们成功实现了磁振子与超导量子比特这两个宏观量子系统之间的最大纠缠贝尔态。此外,基于磁振子与超导量子比特之间的强色散相互作用所诱导的有效非线性效应(例如自克尔非线性),我们首次在磁振子模式中实现了量子压缩,实验获得了约1 dB压缩度的磁振子压缩态。本研究发展的一系列磁振子量子态操控技术,不仅为制备和调控复杂的磁振子量子态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也为探索磁振子系统在量子精密测量、量子通讯以及量子引力等前沿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报告人简介:
徐达,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2013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并于2018年获得浙江大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从事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拟研究。2019年至2024年在浙江大学物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磁振子与超导量子比特混合系统的复杂量子调控及其相关应用。长期从事与超导量子比特以及混合量子系统的量子调控研究,目前研究聚焦于混合系统的量子调控研究,特别是磁振子-超导量子比特系统的量子态复杂操控与实验应用研究,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期刊发表15篇SCI论文。代表性成果包括:首次实现磁振子非经典量子态的确定性制备与表征(PRL, 2023年,ESI高引论文)、首次实现磁振子-超导量子比特贝尔态的制备(QST, 2024年)、首次实现磁振子系统的量子压缩态制备(待发表)。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勤园19号楼
邮编:311121 联系电话:0571-28865286
Copyright © 2020 杭州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